轻轻提、慢慢移、先开窗、后吸汁(猜猜这句话是什么意思)。小笼包的历史可上溯至北宋,尚有类似的“灌汤包子”流传至今。清代道光年间,在今常州出现了现代形式的小笼包,并在各地形成了特色,最有名有上海南翔小笼包、杭州知味观小笼包、无锡、常州、开封等地的小笼包也都是名扬中华。好看的小笼包包好之后形式一朵盛开的菊花,极为体现师傅的技巧。小笼包具有“皮薄透明、卤汁丰富、香味扑鼻、肥而不腻、汁水浓郁、肉馅鲜嫩”的特色。当然辅以香醋、嫩姜食用,风味更佳。
蛋黄酥是南派中式点心中的贵族。亲朋好友在逢年过节相互拜访时都会带上一些点心送人,所以它也叫伴手礼,伴手”是伴人送手礼,也就是古人“伴礼”的意思。蛋黄酥是用精制食材和传统配方打造的一款层层香酥、软糯适口、蛋香浓郁的点心。它传统又美味,是中式点心中的精华。在温暖的午后泡上一壶茶水,配上一盒蛋黄酥和心爱的ta慢慢品尝,属于自己的中式浪漫。
阳春面是日常,是民间,是情怀。
以前在老家,还在单位上班时,早上经常会去面馆点一碗阳春面作为早饭。特别是在冬天里,喝上几口面汤整个人就暖起来了,再骑自行车穿梭在冬日早上的街道,那种感觉是“我好勤奋,我爱上班”!
月饼是久负盛名的中国传统糕点之一,中秋节节日食俗。月饼圆又圆,又是合家分吃,象征着团圆和睦。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。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朝。北宋之时在宫廷内流行,后流传到民间,当时俗称“小饼”和“月团”。发展至明朝则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俗。月饼与各地饮食习俗相融合,又发展出广式、京式、苏式、潮式,滇式等月饼,被中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爱
卤肉饭各地在细节上略有差异,但基本风味类似,口味为鲜甜口,主要是因为台湾的酱油略有甜味,但这种甜和咸味融合的十分恰当,不至于让人起腻,地道的台式卤肉饭 [1] 还会随餐附上一片腌渍物,一般都是腌萝卜,特制的腌萝卜黄橙橙一片,显得十分可爱,然而吃着卤肉饭就腌萝卜片,那股略带刺激的酸咸味将口里的气味由油香与鲜甜升华至清爽,让你更痛快的把碗里的米饭一扫而空。
小时候只有过年才能吃上奶奶做的粉蒸肉,咸鲜微甜,不是川味那种麻辣鲜香,可是味道也非常好,用热腾腾的馒头加上,咬一口肉汁满溢,肥而不腻瘦而不柴,那叫一个美……